Google+

 

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

【走入金門】九降風日 掘蕃薯 銼安籤 曝安籤


十月上旬,連幾日的九降風起,時值蕃薯收成時節,趁的大風乾燥的氣候,採收田中的蕃薯,將其銼籤曬乾製成安籤,以利長時間的保存,這也是金門過去在物資缺乏下,一項重要的主食來源。
 
 
採收番薯要先將蕃薯藤清除,利用鋤頭將蕃薯掘出土壤,這是需要技巧與經驗的一項工作,番薯就長在土表下10公分處,若是經驗不足,一下鋤頭往往讓蕃薯一分為二。
 
掘起來的蕃薯還要經過兩次的削皮的手續,第一回是用刨刀除掉表層蕃薯皮,第二回則是去除蕃薯淺層有黑斑或蛀孔的地方,兩道手續下製作出來的安籤,才會潔白漂亮。
 
接著就是利用銅銼將蕃薯銼成籤,這道手續就快速單純多了!
 
 
銼成籤狀的蕃薯,最後就拿到廣場曝曬,盡量要將安籤分散的撒在地上,這動作像極了畫家在畫布上揮灑著彩筆,農人揮撒的則是辛勤栽苗後的成果。

經曝曬的安籤顏色略白,經過一小時的曝曬就可看出差異,若是能遇上連日的乾燥氣候,安籤的曝曬約三到五天就可以完成,九降風的時節氣候乾燥,甚至連夜晚都不用擔心露水導致受潮。
 銼安籤使用的安籤椅,簡單的就將銅銼綁在長板凳上,前端在墊上一塊地瓜,讓銅銼有個傾角,方便工作施力。
 另一種則為安脯銼,蕃薯銼出來為片狀,曬乾後又稱為安脯,這種蕃薯收藏方式在金門東半島較為盛行,而曬乾後的安脯還有一項特殊的吃法,將安脯用牛拉的石滾壓碎,壓碎後煮成糊狀,又稱為安脯糊。
 最後這項工具為菜銼,銼出來的安籤較細,大多用來餵養禽畜,因此也無須做削皮的動作,直接將蕃薯放入銼籤即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