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+

 

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

【古意金門】海印寺-仙山佛地太武巖 海印古剎佑浯島

 
金門自古便有仙山、仙洲之稱,老一輩更常言道金門是個佛地,乃自於金門太武山與福建同安的鴻漸山一脈相承,而隔海遠眺太武山,逶迤隆起的山阜儼若仙人臥地之姿,而得「仙人偃地」的美名。
  
海印寺位於太武山峰,原名為太武巖寺海印寺興建宋朝度宗咸淳年間,歷經各朝代多次再重修,八二三砲戰時曾遭到嚴重損毀,民國49年之後重建,民國98年重修為今貌。寺內原主祀通遠仙翁,後改奉祀觀音佛像,配祀十八羅漢。
海印寺為三開間兩進帶四柱拜亭的廟宇,左右兩側為鐘、鼓樓,前方有一池水,終年不涸,泉水自石隙間滲出,一方池水澄清如鏡,夜裡月影映於其中,而有蘸(浸)月池之稱。
 
海印古寺香火自宋代延續至今,金門人每年必定登一次太武,上山禮佛朝拜,或有稱爬大山。民間傳說,海印寺位在金門至高點,登高祈願最能直達天聽,因此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,在地人都會到海印寺持香參拜天公祈福,過去在軍管時期列為禁區的太武山區,在此時也會順應民情開放數日。
  
海印寺正殿的後方有一巨石,相傳為太武巖的龍脈所在,據傳以右手觸石、左手撫心,默念三聲南無阿彌陀佛,便能心安神定,因此又稱為安心石安心石後方原為一小石室,後因後方大雄寶殿重建,現已闢成文物展覽空間,左右兩側則有階梯上到大雄寶殿
  
海印寺後殿因供奉三寶佛陀,而被稱為大雄寶殿。三寶佛指的是毗盧遮那佛、釋迦佛及盧舍那佛。民國99年重建,仿照五臺山金閣寺的格局重建,於今年六月中旬落成。
現今大雄寶殿內奉高四米的釋迦牟尼佛像(未安金),佛像以泥土為胎塑形,再以苦麻(夏布)及生漆層層交錯,本身為一座藏經寶閣,內藏有一部乾隆大藏經
  
海印寺的海印之名,乃自於太武群峰為海上的一座石頭山,山勢如一枚篆刻的印章,因此有「海印」之稱。另外,自大雄寶殿像前方向正殿望去,在山峰岩顛處有一巨石如印,映襯於藍天下,尤如水上浮印,或許此巨石就是真正的海中之印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