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+

 

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

【古意金門】訴說一段金門鹽業的歷史-南埕鹽埕遺跡

金門(舊稱浯洲)因產鹽,歷經五代閩王(王審知)及元明清等朝開發後,造就金門東半島上之金沙灣周圍鹽埕林立,南埕鹽埕為其中之一。
元朝統治建場徵鹽時期,於浯洲鳳翔里十七都後學村(東埔村石鼓山下),設置浯洲鹽場司官職從七品官,浯洲場下轄官鎮(今官澳)、永安(今西園鹽場)、田墩、沙美、浦頭、斗門、南埕、保林(今西浦頭至古寧頭一帶)、東沙、烈嶼(今上庫至上林一帶)等十個鹽埕,各鹽埕還分設幾處鹽坵。明代萬曆年間《福建運司志》一張浯洲場的地圖,可看出元、明時期的金門,尤其是今日金沙鎮區域內,到處都是鹽場,這些鹽場統稱為「浯洲場」。其中南埕鹽埕所在的位置即今劉澳、浦邊至瓊林一帶,也就是現在中蘭出海口附近。
清末《金門卷三‧賦稅考》引用明萬曆年間《同安縣志》紀載:「金夫浯、烈皆海中地,飛沙走石,耕種不足糊口;惟於海濱積沙潮到之處,砌石為坵,以晒鹽營生,故鹽直最賤。遇久雨,或終月不能晒鹽。洪武間,設司徵榷。二嶼民既當九圖里甲,又編為永安、官鎮、田墩、沙美、浦頭、斗門、南埕、寶林、東沙、烈嶼十埕;立永安,官澳、田墩、沙美、浦頭、李保、南埕、古寧、寶林、東沙、方山、斗門、烈嶼、南北十四倉,共辦鹽一萬四千九百七十六引三百六十一斤(每引鹽四百斤)。」《滄浯瑣錄》也提到:「金之建場征鹽也,自元大德元年始。場轄十埕,埕分上下:上埕曰永安、官鎮、田墩、沙尾、浦頭,下埕曰斗門、南垵、保林、東沙、烈嶼。」所以自元代算起,金門鹽業的發展最少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。
金門鹽業的歷史,一直到清代仍設浯洲場鹽課,清末南洋的謀生機會增多,於是曬丁人數日少坵坎漸壞,而產額也大幅銳減。民國成立後,一九一三年廈門鹽務總局在后浦街設立鹽埠,全島居民食鹽從外地運來,售價昂貴,人民引以為苦,而金門本地所產的鹽又被總局定價收購,轉銷內地。一九一六年政府以派兵駐守鹽埕軍需費用龐大,遂下令剷除鹽坵,金門鹽業也逐漸走入歷史,直到日軍對華戰爭軍需,才又重新建立西園鹽田。南埕鹽埕則隨著潮水的漲退,鹽埕坵坎崩壞後,逐漸的消失在海岸線。
直到近日縣府為了清除中蘭海岸線上外來種的互花米草,才又重新從歷史的洪流中被提起。滿布在潮間帶灘地上的破陶片,讓承辦人員有所警覺,而這些瓦片也正是當年鹽埕內所遺留下來的,作法是將高鹽度的滷水引入這種由碎陶片拼貼而成坵盤,因瓦盤吸熱快且阻隔下方泥地等優勢,單位面積產量較土盤鹽灘還高,收成的鹽細而潔白,俗稱「瓦盤鹽灘」。
 
 
 
 
 
而灘地上這一方方以石材或木材隔成的,則是過去用來製滷水的滷水池。
 
在整個鹽埕遺跡的外側,則有一道突起的坡坎,有可能就是當年鹽埕埭岸的外圍,因鹽埕荒廢後,堤岸逐漸崩毀。
 
破碎的瓦片,紀載的是金門過去數十代鹽業的歷史。滄海桑田,我們也許無法預料百年後的變化,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現下所擁有的一切,蒼海能成桑田,桑田或許亦會化為海,再次回到歷史的洪流中,隨海潮漲退遠去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